包基成 阿禮部落
人生下半場,塵落雲飄霧開的回鄉路,行腳雲端上的阿禮部落,啟程後走不完仍要前行! ~ 包基成 Lavuras.Abaliwsu 教學部落格~
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
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
百禮朝聖之教會—歡度阿禮72週年聖誕節的回憶錄
《百禮朝聖之教會—歡度阿禮72週年聖誕節的回憶錄》( 撰文:包基成2024.12.25)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u4dHDB15djyK1SzWsyr0LFk8BwqimkKA/view?usp=sharing
2024/12/13-14星期五~六,非汛期,無風、無雨、幽雲、大霧的冬季,隨著包宇軒(Mulawcu Abaliwsu)弟兄發起「聚Tai-irubu 阿禮災後自主返鄉重建第二梯次的行動計劃」,本梯次報名者有顏明璋弟兄與登山專家尹馨小姐,佳暮徐村長支持護送並贊助團隊,唯有要務先趕下山。
特別一提的是十五年前莫拉克風災,佳暮四大英雄之一的徐仁輝村長的熱忱,將Pacugane 魯凱族人「目的性的禮制」,以行動力詮釋「Sakicugane」,譯為:「約期共作,要務耽擱,不便同行,改以相挺贊助之禮。」當日堅持守候於公所涼亭,囑託本人古道熱腸的傳統禮儀,務必復振跨部落同甘共苦,守望相助的美德,心心念念「禮失而求諸野」的悲憫情懷,溢於言表,「患難見真情」,就在這一「聚」彰顯主恩廣博與文化傳承的心思,化為真實的行動!
背負行囊返鄉越過台24線45.6 K吉露段崩塌地
(顏明璋攝於2024/12/13)
台24線45.6 K吉露段崩塌地底層平台
(包基成攝於2024/12/13)
兩天一夜的道路勘查、環境監測、整理兼具救援基地、尋根探源、文化解說、族人聚會功能的石板屋、踏勘下部落水源與生態體驗中心等任務,濃霧中行經阿禮母會,俯瞰老教堂側邊已填平,唯庭前沙土、雜木、岩石混雜成堆,尚未清除,許是遭逢凱米颱風侵襲,工程人員來不及清運,朦朧中拎起手機拍下幾番風雨後,歷經滄桑的老教堂,70多年前的故事浮現腦海......
阿禮初始教會與信徒
(照片提供:杜惠妹)
原鄉阿禮迷霧中目前循理會教堂
(包基成攝於2024/12/14)
早於1952年戴永冕牧師宣教團遠赴南台灣最偏遠的山區——阿禮部落傳教,當時阿禮部落頭目夫人包蘭香Aruai(我的外祖母),泛靈時代是部落唯一卜(巫)師Taraivigi,可以通靈作法,驅除惡靈,醫治病患,或代為預告遠方親人狀況,中年不幸罹患乳癌,部落族人以擔架緊急送省立醫院救治,但已是末期,醫師建議她切除乳房並作右手截肢手術,她寧死也不願截肢,部落族人黯然無奈地扛著她跋山涉水重回山上養病,長女包寶銀(Elreng)正在平地接受保健員助產士的訓練,足足八個月均是次女包寶月(Muni,黑旋風樂團杜紹穎的祖母)照料起居換藥作羹湯,物資拮据,棉花短缺,是以羽毛擦拭膿瘡分泌物,備極辛勞!
外祖母感於生命無常,親見戴牧師一行宣教團,聽聞耶穌之愛得永生的信息,她乍見重生的希望,對丈夫對三個寶貝女兒殷切地交代,在她死後一定要有信仰,信靠主耶穌基督。
戴永冕牧師宣教團之後第三年,1954 年阿禮部落來了一位傳教的牧師Camake彭枝定先生, 彭牧師時年22 歲是好茶部落的族人,初次到部落傳揚上帝福音,在那個不知耶穌基督是誰的時代?必然是族人眼中的異類,部落與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,其中也有筆者先父,以揶揄嘲諷的歌曲迎接他,《普世歡騰》的歌曲改編成:「WAKELAKU CAMAKE⋯⋯ 查馬克( 彭枝定牧師原名) 來了!來了! ......」極盡排擠欺凌之能事對待這位異鄉客,夜晚彭牧師實無落腳歇息容身之處,餐宿也幾近挨餓受凍的狀態,當年部落頭目包辛吉Lavurase見他處境堪憫,慈悲心腸收容他在頭目家屋為傳教據點,後來改為臨時教堂,頭目與其膝下三個寶貝女兒見這位年輕人,為人誠懇善良,受盡屈辱也不慍不火,仍是溫婉慈善地面對欺負他的人,更以堅定的意志與信仰,感動了汎神信仰祭拜祖靈的頭目家族,二公主包寶月Muni 是第一位受洗的阿禮教友,從此阿禮部落百分之九十以上幾乎信仰基督教循理會,天主教和安息日,並且牧養了七位優秀的循理會牧師,在魯凱族群擔任神職事工,除了歐國雄、唐輝男、杜達偉三位牧師已榮歸天家外,目前的羅正吉、杜明發、巴學誠、唐威四位牧師,以及林珠美、巴蒙恩、杜佳祈三位傳道,另有安息日柯定明、沙繁雄兩位已故的牧師,還有天主堂創辦的包思祥、靈糧堂在職的杜志明牧師等(若有疏漏可再提供),對宗教信仰的虔敬,安撫人心的功能,活化部落的主力,實有莫大的貢獻。
阿禮循理會初代信徒合照於傳統領袖廣場
(照片提供:羅正吉牧師 、文健站巴憶萍)
當年臨時聚會所 阿禮傳統領袖石板屋近照
(顏明璋攝於2024/12/13)
70多年前的往事歷歷,2024年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方舟教堂歡度聖誕佳節,巴文雄弟兄與弟兄會巧思創作的聖誕樹,再爬上教堂屋頂建造星座亮燈,室內姐妹會不遑多讓,在盧鳳玉姊妹徵得三和美園教會柯春男弟兄捐獻星星造型燈飾,堂前十字架上下各一座星燈,亮采悅目,耳邊突地想起〈感謝耶和華〉的聖歌,搭配魯凱古調的〈頌讚主恩Ita drengedrengere ki Tuawmas〉,歌詞的意境,曲風的深情,聲調的悠揚,七年前聖光神學院創校60週年院慶,本會受邀在鳳山教會獻詩,猶如天籟,唱罷掌聲如雷,餘韻回味無窮,深覺西方聖樂與部落古調是否扞格突兀搭不上調性?但從文化的累積性,傳統與現代,該是大格局兼容並蓄,寬宏大度的思維,詮釋部落的宗教與文化吧?換句話說基督教傳到我這一代已是第三代的信仰,榮蒙 上帝的庇佑與賜福,長達72年的磨合與蛻變,是一體的哲學態度與生活模式,傳統領袖正努力成為宗教信仰的忠實信徒,也扮演傳統文化的傳承志工。
魯凱族傳教的拓荒者—彭枝定牧師,他的執著與奉獻,感動了族人信仰基督教,而原本的訕笑甚而反對者如先父杜再興Mulawcu,晚年的忠誠信仰基督,連他在莫拉克風災離開故鄉時,陪伴他的孫子包宇軒Mulawcu(第四代信仰者) 也有此紀錄:對相守73 年的部落或心血打造的頭目石板屋只是驚鴻一瞥,但當他一拐一拐吃力地往搭救難直升機的操場,途經傾圮的教會駐足良久,萬分不捨,不覺潸然淚下.... 。
羅正吉牧師於阿禮教會牧會時期成立聖詩班合照(照片提供:包基成)
盧義成牧師於三和美園教會牧會時期魯凱區議會合影(照片提供:包基成)
感念追悼外祖父、 外祖母、彭牧師與先父 在信仰與文化上的終極包容與尊重,斯土斯民,衷懇地盼望族人身心靈三合一的信仰是有血也有肉的文化人,不是只仰望天家的宗教狂熱者,質言之,即「身」是與原鄉土地的連結,「心」是與先祖傳承的文化脈動相連,而「靈」是與耶穌基督的博愛接軌,高舉「基督霧台」的十字架,復興「魯凱文化」的使命感,才能臻於「榮神益人」的造境。
恭喜也感謝唐威牧師在本年百合循理會阿禮教堂慶祝聖誕節,定調以[伯利恆之星]為主軸的年度宣教盛事, 映襯包宇軒弟兄自主防災救災「聚Tai-iirubu」返鄉重建的規劃,乃至徐仁輝村長古禮肝膽相照,患難與共的行動力,何嘗不是身心靈三合一,使徒們前仆後繼見證耶穌兩千多年來的「基督之愛」。
返鄉下山途中,寒流來襲,霧淞沆碭,白濛濛一片再次見教堂階梯上的老櫻花,正點點掙扎開出幾盞紅花,對稱軸線上的十字架,可是杜忠勇長老與歐明祥弟兄、羅義利弟兄、杜大明弟兄等幾年前剛修復好的十字架,仍無復電,不見光彩,我暱稱的「百禮恆之星」尚待搶修……
走文至此,溯源再前瞻或回首另在山那一端雲際的老教堂,以及當年沒有教堂時,祖父Lavurase包幸吉老弟兄,將傳統領袖家屋當作禮拜聚會所,在傳承經典文化的魯凱族部落,百合花精神,魯凱識別——聖潔、膽識、分享與互助,堅定的信仰如鷹展翅上騰,「成為聖潔,合乎主用」(提摩太後書2:21)讓神蹟奇事永流傳,期許明年,甚至歲歲年年, 族人都能以朝聖虔敬的心,上山去點燦「百禮恆之星」!
長治百合部落園區「伯利恆之星」
巴文雄攝於2024/12聖誕節
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循理會教堂內 伯利恆之星
巴憶萍攝於2024/12聖誕節
^_^阿禮部落山櫻花初綻
(包基成攝於2024/12/14)
基督教中華循理會阿禮教會教友大合照
巴憶萍攝於2024/12聖誕節
謹祝
基督教中華循理會阿禮教會、天主堂與復臨安息日教會,「三會合一」共築朝向原鄉朝聖之路,Tai-irubu齊聚頌讚
主恩如櫻花燦爛奪目般迎春的笑容!
…………………..
註:百禮恆之星,係指長治「百」合與原鄉阿「禮」雙邊教堂,仿照山下循理會教堂十字架旁「伯利恆之星」的霓虹意象。
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
閱讀《 勇士舞》典故
閱讀《 勇士舞》的典故 2024/08/16星期五小米祭
影片製作:Lalui(巴憶萍)
https://youtu.be/t3LqK4okMw8?si=8S06U8-CCW8lu721
典故的背景,源於拚搏生命永續,守護疆土有功的戰士,以血、汗與淚交織成引吭渾然的天籟,起手蹬腿的舞作。
每年八月中旬小米收成的月份,總在農暇舉行盛大的「收穫祭」,魯凱族人稱之為小米祭(kalabecengane)。
後疫情又是極端氣候,幾年來屏東縣霧台鄉長治百合園區,移地播種的小米,常年供水不足,族人只得休耕,畸零地砂礫性土質也非農地,傳統慣習的小米祭真的無小米收穫。每一年八月中旬,小米收穫季,搭配延伸的祭祀:越過年節(kalalribatane)、祭祀節(kalalrisiane)、奮起日(tanidrakakalane),山上或山下雖然小米欠收,但部落感恩戴德的盛情依舊。
2024年「好吧!親愛的族人,沒有小米的季節,災後十五年來,長輩一個一個離開,中壯年幹部多人積勞成疾,部落意外頻傳,…………歡樂的年節,改以『感恩、傳承與祈福』的儀式進行,主軸定位在『勇士舞』的展演可以嗎?」族人一呼百諾,部落幹部擔綱計劃、設計、佈置,勇士舞要力與美,古謠吟唱與舞步跳躍,得要集訓始能成事,中壯年人幾乎忙於上班,早出晚歸,何時團練?勇士因著天災無法出獵,有何勇可歌可頌?…….但在休息假日排出時段演練,終於在今年盛會儀式中成功展演。
「阿禮部落kalabecengane(小米祭),當Dralrai ki sauvalai(勇士舞)開始進行時,全場都安靜下來。勇士們豁出去不顧一切的洪亮歌聲與有力舞步,吸引著所有人的眼睛和耳朵。現場有族人看著看著流下淚來.…………。」國科會人社計畫在本地陪伴輔導的吳明季教授感佩地在網路媒體(FB)發文讚嘆,文中提出出草時代捍衛疆土有功,「萬壽菊」配戴在勇士額頭的榮譽標章,或「百合花」配飾出獵的智謀與勇氣,歌詞中亦提起自然物種「雲豹、石虎的靈巧」、「熊鷹、林鵰的兇猛」、「蝙蝠、黑貂的矯捷」,在在呈現民俗植物或稀有動物具象的譬喻,詠嘆獵人英雄的膽識與英勇。曾幾何時?獵人的獵場已是斷垣殘壁,配飾的花朵被天災(颱風)摧殘斷枝,珍禽異獸已成瀕危絕種的保育類動物,獵人垂垂老矣!還有多少個晚輩可以繼承勇士的歌謠文化?承繼復育保種的神聖使命?
民族教育知識體系對「出草或狩獵文化史」、「民族音樂古謠舞蹈的整編」、「自然生態季節時令性的復育保種」,端賴部落本身的自覺、起掘、研發與推展,實際應用於部落生活或儀式中實踐。
「以戰功帶歌謠,以歌謠帶舞蹈。」傳統狩獵時代,英勇的戰士們,年度盛典,酒酣耳熱之際,手舞足蹈起來,自然舞動山林的戲碼就被記憶起來!
身為出草英雄輩出的阿禮後裔,原住民正名運動,居功厥偉的前國大代表高正治(Kui)醫師(先輩曾祖母Legeane係阿禮部落傳統領袖公主身分),生前曾對我說:「阿禮部落是最會殺人頭的部落!」乍聽之下,頗為聳動與驚駭,但從山頭主義,部落林立,小國寡民時代,領域疆土、獵場資源和族人性命自顧不暇,出草捍衛家園實是不得不然的戰鬥行為,因其殺戮殘暴,將敵人首級砍下安置納骨石牆,一表戰功,一表禮儀,「生前是敵人,死後是朋友」生命相對的價值觀,馘首者總會在節慶備牲禮,虔敬禮拜敵友頭骨以安魂,暫息之所即阿禮原鄉安息日教堂座落處(民國四十年代傳教士悲憫骷髏曝露,憑藉信仰上帝之愛興建教堂,集體埋葬於該底層以安靈贖罪)。後經日治殖民,宗教洗禮,邁入共和,民主社會,後現代藝術文化,舞臺演繹,成為經典創作的舞碼。長輩或我們這一代,置身都市叢林,埋首營生糊口,資本主義的價值觀,渾然不覺其魂魄與脈絡的根源,不要覺得奇怪!
十二位勇士的表演,喔,不!不單只是儀式的展演,事實上就在柯清雄(Paerece/Karausane )長老古謠填詞的虛詞頌讚或謳歌的詞彙中(如圖),36小時的習舞團隊,誠如顏美枝理事長群組感言:「遲來的感謝…
勇士們~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勇氣讓我們寫下了這個創舉「復振文化」,你們十二天的訓練在場上揮灑著汗水付出時間、體力的消耗,也犧牲了自己假日這樣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心裡。
當天小米祭 你們真的很帥 很棒 眼眶都泛淚了我們是真正的 祭.承.人~
爲自己爲部落 我們繼續走下去⋯⋯
感謝背後支持的力量:
屏東大學/國科會人社計劃團隊
吳明季 教授
唐謙柔 助理
我們的勇士:
巴文雄(上校飛行官退役,現職部落機動組指揮官)
杜功華(鄉長特助)
杜孝龍(現代傑出獵人與球隊教練)
林舜偉(牧師師丈,熱心公益)
沙金福(傑出佩戴藍腹鷴羽毛傑出運動員與現代獵人)
顏明璋(股票分析師,原住民女婿,熱心部落事務)
包宇軒(傳統領袖傳人,阿禮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經理)
歐智宏(模範青年,熱心部落事務)
歐堅壯(傑出運動員)
杜 廷(杜信玉故長老長孫,美術設計公司負責人)
歐培恩(文健站照服員)
包瑞喆(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生)
杜承孝(傑出排球攻擊手,年紀最小國二學生)
舞作指導老師 :杜鴻明、杜鴻源(兩兄弟均是杜傳故長老嫡系傳人)
歌謠指導老師:柯清雄長老(部落現任長老、傳藝師)
Inilinga maelanega!」
除此之外,不得不提杜中男(因車禍傷未癒)、歐治平(眼疾療程)二人雖未出演,但常在集訓中到最後陪伴隊友加油打氣,尤其遠在他鄉,不克前來,贊助經費的族人好友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因應小米祭神聖的慶典,近悅犧牲假日,流汗苦練,遠道慷慨解囊,激勵祝福,使得雖僅五分鐘的演示,演繹了「捍衛有功」的戰史,或「分享獵物」的喜悅,是狩獵民族哲學的「經典」,可圈可點,感佩至深!
感謝
國科會人社計劃吳明季教授的提點,以及所有團隊的付出與努力!
期許部落更多關心文化傳承的晚輩們,像憶萍Lalui小姐一樣,默默紀錄部落將被遺忘的故事!
影片製作:Lalui(巴憶萍)
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
閱讀小書箱——八包米一家三口閱讀分享篇
閱讀小書箱——八包米一家三口閱讀分享篇
註:八包米一家三口
「八」是主播:黃煙淳(Saidhai),綽號「小八」
「包」是導演兼製片:包宇軒(Mulawcu)
「米」是小讀者:包持真(Elreng/Zipulu),小女兒暱稱「花生米」
第一集 冰雪奇緣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978177682994867/
【希望小書箱】
Sabau,我們是阿爸禮握手,目前不歡迎來到阿禮部落。
疫情期間停止了山上的導覽工作有一個月了,一直在思考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
百合希望小書坊是第六代大頭目Lavuras多年前創立,致力陪伴部落兒童閱讀,
受到善心人士及各方團體支持捐贈圖書,目前部落已有一千多本適合各年齡層
的圖書,而因少子化、人口外移、疫情原因等,這些圖書目前無法被善加利用
,有點可惜,受到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書箱的啟發,希望家中有需要圖書的孩
子們,可以跟我們借書閱讀。
我們會將目前現有的圖書整理消毒,依照您表單填寫的年齡需要,寄送適合的
圖書,寄出後一個月再寄還回來,一切是免費的。
一個小書箱為五本書,若您需要更多,則以五本為單位累加,歡迎私訊跟我們
討論您的圖書需要。
以下為預約表單,請填寫讓我們與您聯絡:
https://forms.gle/eHUFUKznqDiMUUfs9
請幫我們多多分享,讓有需要的家庭可以跟我們借閱書籍。
YOUTUBE 頻道:https://youtu.be/ivgVr_eR7y8
#希望小書箱 #雲端上的古國 #阿禮部落
<書有愛就無礙>
「圖書有情就有愛,有愛就會長腳,有腳就會走到你我的家。」
故事由好媳婦Saidhai來說吧!
後記:
「百合希望小書坊」,從發想到創辦近十年之久,不忘初衷,三管齊教--
閱讀、族語、品格教育,才能一輩子「覺知」如何定義自己。本書坊第一代
的孩子們都已長大了。
閱讀教育扎根部落,巷弄有書香的築夢工程,因疫情延燒 ,小書坊配合防疫
,幼童群聚活動,相繼停歇,隔絕了彼此互動交流的平臺,居家遠距教學,
單靠3C學習,家長燒腦,孩童傷眼,實不足以取代實體教學的成效,好媳婦
Saidhai與兒子點醒了我這一點,與其等待避疫解封日,何不將書庫的圖書長
腳?漂書的行動力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化作「希望小書箱」,跨部落、跨
社區,甚至跨族群的寄送借閱方式,送達有此需求的家長,催生親子陪讀,
擴展親職教育,務求愛心圖書,讓它流轉湧動……。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持續至今,感恩至親好友,長期的關注、陪伴或鼓勵,
甚而捐贈價值不菲的經典名著,或實質善款的挹注,點滴在心,感恩
之心盼在不辜負,我想孩子們感受到了,教育本在傳承,承先啟後,該是時候了!
讚賞也支持
兒媳有此義舉,我們一起努力!
第二集 紅番茄先生
/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957159451507339/
【希望小書箱】
Sabau,我們是阿爸禮握手,目前不歡迎來到阿禮部落。
大家別誤會,我們不是轉行賣書,而是原本我們在做的生態導覽、文化復
振,要更上一層樓。
若文化要復振、生態要復甦,而我們沒有持續學習的動能跟底蘊,就是空殼。
我們趁雨季跟疫情不能經營的期間,思索我們能留給下一代的事物,是知
識跟資源妥善循環。
希望小書坊建立在山下的永久屋,是族人的安居;生態導覽在原鄉阿禮,
是族人的樂業,都缺一不可。
希望小書箱計畫進行中,歡迎跟我們借書。
https://forms.gle/eHUFUKznqDiMUUfs9
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0xbSxtZqjaI
#雲端上的古國 #阿禮部落 #希望小書箱
第三集 小雞系列叢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241464221140824/
【希望小書坊】
Sabau,我們是阿爸禮握手,目前不歡迎來到阿禮部落。
屏東連續下雨一個月了,山上落石不斷,昨日終於放晴,希望解封的晴天盡快到來。
希望小書箱活動持續進行中,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們跟我們借書,全台寄送。
https://forms.gle/eHUFUKznqDiMUUfs9
YOUTUBE: https://youtu.be/R9bWcDCaThw
#雲端上的古國 #阿禮部落 #希望小書箱
第四集 我的小馬桶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141431994762382/
【希望小書坊】
Sabau,我們是阿爸禮握手,微歡迎來到阿禮部落。
7/27起全國降為二級,阿禮部落景觀區尚在討論開放的限度,希望朋友們能
平安健康。
今天要介紹一本關於馬桶的繪本,讓孩子循序漸進的脫離尿布上廁所,鼓勵
代替責備,可以讓孩子減少如廁的焦慮,長大是件了不起的事。
孩子在一歲還不太會說話,但已經可以很好的理解繪本內容,跟著大人一起
實踐繪本的內容,歡迎各年齡的孩子們可以跟我們借書。
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4xzH-onFTcU
借書表單:https://forms.gle/eHUFUKznqDiMUUfs9
第五集 自來水的旅行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531032854995541/
<閱讀小書箱第5集~飲水思源~>
「飲水思源」
顧名有二義:
一是珍惜水資源;
二是感恩並分享捐贈者的用善心。
且聽聽說書人好媳婦Saidhai怎麼說!
書名:《水的旅行》、《水世界》
「疫情期間
我跟包先生(導演攝影兼製片人Mulawcu宇軒)推動一個計畫叫做「希望小書箱」。
希望將多年來各界善心人士捐贈的圖書,在疫情期間大量的被運用,既然暫時無
法到公共場所借書,不如在家的期間讓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。
計畫的起源、理念、培養閱讀習慣的心態及原因,在影片有些微的介紹。
希望有孩子的朋友跟我們借書,沒有孩子的朋友幫我們分享出去,讓我們拾起書
中的黃金,不浪費這段與孩子關在家的時間。」
<希望小書箱第六集--史蒂芬和小魚>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vulas/posts/4779335748765887
風雨天,讀書天,
「史蒂芬和小魚」觀書有感…………
汛期來臨,超前錄製,
石板爐邊,陶甕壺前,
默默許願,格局自決,
謗議毋驚,量力而為,
日就月將,風華自現!
童書是魔法,心領神會,非魔即聖,化為福至心靈的觸發與執行力,
平凡的閱讀,生命就大不同!
說書人:好媳婦Saidhai /黃煙淳
導演、製片兼攝影:宇軒Mulawcu
配角:Elrenge/Zipulu
<希望小書箱第七集--你最特別>
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有特別之處,彼此認識,優點放大,不吝賞識,進
而讚許;缺失難免,委婉規勸,內化衝突,消弭予人標籤化的惡習,自然型塑愛、
尊重與包容的氛圍,共勉之!
說書人:好媳婦Saidhai /黃煙淳
導演、製片兼攝影:宇軒Mulawcu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1776205023533/posts/332968475237637/
<希望小書箱第八集--我的小雞雞>
珍惜生命,保護自己,尊重他人,和諧共處,從啟蒙教育了解性別的差異開始!
說書人:好媳婦Saidhai /黃煙淳
導演、製片兼攝影:宇軒Mulawcu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aliwsu/videos/24325823105040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