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《 勇士舞》的典故 2024/08/16星期五小米祭
影片製作:Lalui(巴憶萍)
https://youtu.be/t3LqK4okMw8?si=8S06U8-CCW8lu721
典故的背景,源於拚搏生命永續,守護疆土有功的戰士,以血、汗與淚交織成引吭渾然的天籟,起手蹬腿的舞作。
每年八月中旬小米收成的月份,總在農暇舉行盛大的「收穫祭」,魯凱族人稱之為小米祭(kalabecengane)。
後疫情又是極端氣候,幾年來屏東縣霧台鄉長治百合園區,移地播種的小米,常年供水不足,族人只得休耕,畸零地砂礫性土質也非農地,傳統慣習的小米祭真的無小米收穫。每一年八月中旬,小米收穫季,搭配延伸的祭祀:越過年節(kalalribatane)、祭祀節(kalalrisiane)、奮起日(tanidrakakalane),山上或山下雖然小米欠收,但部落感恩戴德的盛情依舊。
2024年「好吧!親愛的族人,沒有小米的季節,災後十五年來,長輩一個一個離開,中壯年幹部多人積勞成疾,部落意外頻傳,…………歡樂的年節,改以『感恩、傳承與祈福』的儀式進行,主軸定位在『勇士舞』的展演可以嗎?」族人一呼百諾,部落幹部擔綱計劃、設計、佈置,勇士舞要力與美,古謠吟唱與舞步跳躍,得要集訓始能成事,中壯年人幾乎忙於上班,早出晚歸,何時團練?勇士因著天災無法出獵,有何勇可歌可頌?…….但在休息假日排出時段演練,終於在今年盛會儀式中成功展演。
「阿禮部落kalabecengane(小米祭),當Dralrai ki sauvalai(勇士舞)開始進行時,全場都安靜下來。勇士們豁出去不顧一切的洪亮歌聲與有力舞步,吸引著所有人的眼睛和耳朵。現場有族人看著看著流下淚來.…………。」國科會人社計畫在本地陪伴輔導的吳明季教授感佩地在網路媒體(FB)發文讚嘆,文中提出出草時代捍衛疆土有功,「萬壽菊」配戴在勇士額頭的榮譽標章,或「百合花」配飾出獵的智謀與勇氣,歌詞中亦提起自然物種「雲豹、石虎的靈巧」、「熊鷹、林鵰的兇猛」、「蝙蝠、黑貂的矯捷」,在在呈現民俗植物或稀有動物具象的譬喻,詠嘆獵人英雄的膽識與英勇。曾幾何時?獵人的獵場已是斷垣殘壁,配飾的花朵被天災(颱風)摧殘斷枝,珍禽異獸已成瀕危絕種的保育類動物,獵人垂垂老矣!還有多少個晚輩可以繼承勇士的歌謠文化?承繼復育保種的神聖使命?
民族教育知識體系對「出草或狩獵文化史」、「民族音樂古謠舞蹈的整編」、「自然生態季節時令性的復育保種」,端賴部落本身的自覺、起掘、研發與推展,實際應用於部落生活或儀式中實踐。
「以戰功帶歌謠,以歌謠帶舞蹈。」傳統狩獵時代,英勇的戰士們,年度盛典,酒酣耳熱之際,手舞足蹈起來,自然舞動山林的戲碼就被記憶起來!
身為出草英雄輩出的阿禮後裔,原住民正名運動,居功厥偉的前國大代表高正治(Kui)醫師(先輩曾祖母Legeane係阿禮部落傳統領袖公主身分),生前曾對我說:「阿禮部落是最會殺人頭的部落!」乍聽之下,頗為聳動與驚駭,但從山頭主義,部落林立,小國寡民時代,領域疆土、獵場資源和族人性命自顧不暇,出草捍衛家園實是不得不然的戰鬥行為,因其殺戮殘暴,將敵人首級砍下安置納骨石牆,一表戰功,一表禮儀,「生前是敵人,死後是朋友」生命相對的價值觀,馘首者總會在節慶備牲禮,虔敬禮拜敵友頭骨以安魂,暫息之所即阿禮原鄉安息日教堂座落處(民國四十年代傳教士悲憫骷髏曝露,憑藉信仰上帝之愛興建教堂,集體埋葬於該底層以安靈贖罪)。後經日治殖民,宗教洗禮,邁入共和,民主社會,後現代藝術文化,舞臺演繹,成為經典創作的舞碼。長輩或我們這一代,置身都市叢林,埋首營生糊口,資本主義的價值觀,渾然不覺其魂魄與脈絡的根源,不要覺得奇怪!
十二位勇士的表演,喔,不!不單只是儀式的展演,事實上就在柯清雄(Paerece/Karausane )長老古謠填詞的虛詞頌讚或謳歌的詞彙中(如圖),36小時的習舞團隊,誠如顏美枝理事長群組感言:「遲來的感謝…
勇士們~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勇氣讓我們寫下了這個創舉「復振文化」,你們十二天的訓練在場上揮灑著汗水付出時間、體力的消耗,也犧牲了自己假日這樣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心裡。
當天小米祭 你們真的很帥 很棒 眼眶都泛淚了我們是真正的 祭.承.人~
爲自己爲部落 我們繼續走下去⋯⋯
感謝背後支持的力量:
屏東大學/國科會人社計劃團隊
吳明季 教授
唐謙柔 助理
我們的勇士:
巴文雄(上校飛行官退役,現職部落機動組指揮官)
杜功華(鄉長特助)
杜孝龍(現代傑出獵人與球隊教練)
林舜偉(牧師師丈,熱心公益)
沙金福(傑出佩戴藍腹鷴羽毛傑出運動員與現代獵人)
顏明璋(股票分析師,原住民女婿,熱心部落事務)
包宇軒(傳統領袖傳人,阿禮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經理)
歐智宏(模範青年,熱心部落事務)
歐堅壯(傑出運動員)
杜 廷(杜信玉故長老長孫,美術設計公司負責人)
歐培恩(文健站照服員)
包瑞喆(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生)
杜承孝(傑出排球攻擊手,年紀最小國二學生)
舞作指導老師 :杜鴻明、杜鴻源(兩兄弟均是杜傳故長老嫡系傳人)
歌謠指導老師:柯清雄長老(部落現任長老、傳藝師)
Inilinga maelanega!」
除此之外,不得不提杜中男(因車禍傷未癒)、歐治平(眼疾療程)二人雖未出演,但常在集訓中到最後陪伴隊友加油打氣,尤其遠在他鄉,不克前來,贊助經費的族人好友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因應小米祭神聖的慶典,近悅犧牲假日,流汗苦練,遠道慷慨解囊,激勵祝福,使得雖僅五分鐘的演示,演繹了「捍衛有功」的戰史,或「分享獵物」的喜悅,是狩獵民族哲學的「經典」,可圈可點,感佩至深!
感謝
國科會人社計劃吳明季教授的提點,以及所有團隊的付出與努力!
期許部落更多關心文化傳承的晚輩們,像憶萍Lalui小姐一樣,默默紀錄部落將被遺忘的故事!
影片製作:Lalui(巴憶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