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wered By Blogger

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

Auba青葉部落小米收穫祭致詞2018/7/14

Auba青葉部落小米收穫祭致詞2018/7/14
攝影:盧鳳玉Zipulu
    在我還沒有致詞之前,我先以最尊敬之心向所有青葉部落的族人致上最敬禮(鞠躬),「Lukakadrua ku kaukaulu kadrua ku talialalai 沒有平民就沒有頭目!」祖先的遺訓言猶在耳,今天看到青葉部落的族人仍以最尊貴、最高規格的儀式,依照古禮敬重擁戴Mabalriu瑪芭流以及Aruladenge阿路拉登兩大家族頭目,謹以兩大家族親人的身分再次地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謝忱!
各位長官(屏東縣政府縣長代表城鄉發展處張處長、原住民處伍處長、三地門鄉歸鄉長、屏東縣議會車牧勒賽議員、青葉村盧村長、張代表理事長、部落會議何主席、三地門鄉公所主管課長團隊)、各位貴賓、各位族人大家平安!
Taraitha kai navalruva wu—在象徵神聖、團結的傳統魯凱族歡呼聲中,神聖的日子,我們共同來把代表魯凱識別的百合花精神,彰顯百合花榮耀的部落,今天看到了青葉部落的族人做到了,Maelanenga numi makanaelre 謝謝大家!
第二句話我要告訴Mabalriu瑪芭流.Dadele達德勒是個古老的部落,Aruladenge阿路拉登Talamakau達拉馬告是個古老的部落,在日治時期被迫遷村到青葉部落,「青葉」在我個人的詮釋是Maramau ku idra yakaiki yaketeketane ka zalumu 如同沾在芋頭葉上的露珠(晶瑩剔透) 那麼樣的珍貴,我們世界級的合唱團,我看了非常感動,感動地幾乎要掉眼淚,在當中我也看到了我們阿禮部落的孩子巴冷老師,她擔任伴奏,還有指揮唐秀月老師,跨過大西洋,跨過太平洋,到達義大利榮獲歐洲的邀請,這不只是魯凱族,而是我們國家之寶,我們是否該給合唱團的小朋友掌聲鼓勵?因為時間很短暫,我最後一句話就是:「今天參與盛會,我是三個身份(魯凱民族議會主席、青葉頭目親族、阿禮部落頭目),在北隘寮溪畔有Dadele達德勒、Talamakau達拉馬告Kinulane吉露、Adiri 阿禮四個唇齒相依的部落,在一百多年以前是個生命共同體,我們連結擴大到東魯凱、霧台西魯凱、茂林魯凱,魯凱民族議會的議長,也就是主席,就是我,謝謝族人同胞推舉我,本部落也有魯凱民族議會的代表,我要真正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16個族群,率先已經有自治政府的雛形,就是魯凱民族議會,今天我一大早先參加Laladrengane美園部落小米收穫祭的開幕式,然後一整天都在屏東大學參加排灣民族議會(原本就是主人—民族自治之實踐、發展與挑戰研討會) 的論壇,他們都推崇我們魯凱民族議會是個原住民族群的瑰寶也是典範,這個典範我們也要擴大公部門系統,體制內的所選舉出來的村長,各個民意代表,我們共同合作怎麼樣拉出我們魯凱族未來的命運?我擔負的就是這個責任,謝謝你們給我這樣的一個機會,祝福青葉部落,我們永遠在一起,不要忘記我們的傳統領域就在那裏等候要去尋根,祝福你們,Maelanenga Sabau ku Tuawmase Isi bulru bulru nu mi yane

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

魯凱民族議會紀錄片 【部落新視野】

魯凱民族議會紀錄片 【部落新視野】
短片字幕以及微修圖 
(一)祖父 杜再興口述Mulawcu  現在讓我明確地向各位說明阿禮部落的傳統領域,包含我們的獵場,我們的土地,幾乎全境我都已踏遍,且包含我的獵場,可以明確地標示我的獵場,例如 像Takiyakecane(喬國拉次溪流域),到達Saba(大芒原)、Tumukalavuane(獵場邊境),來到Kapaerai、Lrimilrimane(知本主山),尤其是Lrimilrimane(知本主山)都是我的獵場…  

(二)圖片微修 原圖   底圖請改成如下圖(文字不變) 



(三) 里山行動古謠獻唱 歌詞內容: 讓我們緬懷惦記古老的傳統遺訓,感恩追念我們祖先披荊斬棘、胼手胝足拓墾的土地,肝腦塗地、拚搏一生守護江山的決心,更不要遺忘了彼此擔待、包容、互助與團結的精神….  

(四)里山行動長官貴賓名單請打上字幕 
1.演唱者:杜月香Samelrenge村幹事、包泰德Drangalru守護者、柯清雄Paerece長老、包明堂Taetare代表 
2.長官貴賓與專家學者依次是 
(1)台邦·撒沙勒院長(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)
(2) Fikret Berkes(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教授) 
(3)陳美惠教授(國立屏東科技大學)
(4)林華慶局長(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)
(5)杜張梅莊Adralriu處長(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土地管理處) 
(6)包基成Lavuras.Abaliwsu (魯凱民族會主席,阿禮部落傳統領袖)  

 (五)重要參考影片 【LiMA新聞世界 第183集】當我們同在一起(上) 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xOlZEs94rg 
  【當我們同在一起(上)】 2017年四月,一場走動式工作坊在魯凱族部落進行,走訪部落,跨越東、西魯凱跟下三社,討論焦點是共管共治,主辦人北醫大學林益仁教授,特別邀請來自加拿大的Fikret Berkes(飛克烈.博契斯),全程參與走動式工作坊,希望藉由他在傳統生態智慧、自然資源治理,與韌性研究的專業,提供經驗的分享和討論,期盼能夠建構出國家與原住民族,在傳統領域中共治管理的可行模式,現在就帶您一起進入這幾個部落,來聽聽各部落對自然資源管理,跟現在政府之間有何落差?他們又提出哪些在地觀點。 

  【當我們同在一起(下)】 【LiMA新聞世界 第184集】當我們同在一起下 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1waaWHnID4&t=9s  
2017年4月,一場走動式工作坊,在魯凱族部落正式展開,在上集中,工作坊去到西魯凱與下三社,與部落族人充分溝通關於共管的議題與想法。 接下來,工作坊來到因八八風災被迫遷移到山下的長治百合園區,與東魯凱的達魯瑪克部落,不同地理位置的部落,對於共管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想法呢?工作坊最後回到台北的林務局,在學術會議中結束,魯凱族與林務局將打造出怎樣的一種共管模式?